-
昨日英特尔官方宣布,将在 CES 2021 上发布其 RealSense 深度相机系列的新成果——RealSense TCS (Touchless Control Software 非触控式软件)
-
据中国铁路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天 11 时 38 分,一列崭新的 CR400AF-G 型复兴号高寒动车组列车呼啸驶过京哈高铁北京至承德段四座新建高铁站,这是该型号列车首次上线试跑
-
2020 年,科学家获得了多个 “硬核”科学发现,其中包括:嗜食同类的恐龙、爆腹鳗鱼、狂暴星系等
-
《科学》杂志的新闻工作人员将为我们呈上他们对 2021 年在研究与政策领域可能出现的大事件的预期,涉及内容包括保护公海生物多样性到探索古人类的互动方式等等
-
据新华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今日宣布,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跨越 4600 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
-
据悉,该动车组采用了铬钼合金钢螺栓螺母、自动化防冻结功能制动、覆盖防寒材料的供排水管等技术、设备,可适应零下 40 摄氏度的运行环境
-
其灵敏度比传统量子传感器提高了8.86倍。这一成果向非厄米量子传感器技术迈进了一大步,也为将有趣的经典PT对称现象及其应用引入量子领域提供了范本。
-
国药中国生物已经启动新冠疫苗大规模生产,每一剂疫苗都有一个全程追溯疫苗流向的电子身份证,疫苗到什么地方,被什么人接种都会被记录在案。
-
据中国科大,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传感和宇称 - 时间(PT)对称系统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唐建顺研究组首次实现了 PT 对称增强型量子传感器,其灵敏度比传统量子传感器提高了8.86倍
-
近日,华中科大成功实现量子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在量子重力仪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成功研制出实用化的高精度铷原子绝对重力仪装备,并交付给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这项发明能够利用量子效应将 400nm 以下波长的紫外光转换成波长介于 400~1000 纳米之间可见光波,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利用率
-
完全解决了量子比特幺正演化算法中三个参数之间的精度制衡问题
-
根据新华社的消息,中国天眼”的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于 2021 年 4 月 1 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8 月 1 日起分配观测时间
-
英国正计划逐步淘汰铁路上的内燃机车,而利用粪便以及食物垃圾驱动的火车有望开上英国铁路
-
据央视军事,2020 年 12 月初,美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坍塌后,位于中国贵州省平塘县的射电望远镜成为了全球唯一的 “天眼”。同时,我国宣布 “天眼”将从 2021 年起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
-
据央视新闻报道,海军军医大学特色医学中心科研团队研制出新型潜艇艇员单人脱险装具系统,并已在东海某海域完成作战性能试验。
-
据央视新闻,中老铁路国内单线最长的隧道勐腊隧道顺利贯通。中老铁路国内段 93 座隧道已贯通 87 座,至此,中老铁路国内段桥梁工程完成 99%,隧道工程完成 99.4%。
-
近日,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在量子存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按需式读取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
-
麻省理工研究团队采用正偏方法,并创造性地改变了 LED 中 PN 结的组合方式,成功提高了硅材料光电能量转换效率,提高了硅基 LED 的亮度,降低了 LED 的制备成本
-
新华视点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说,新冠病毒疫苗肯定是为全民免费提供。#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费#
-
2020 年是充满了创纪录科学发现的一年。有些科学发现获得了 “最古老”称号,包括 70 亿年之久的星尘——可能是我们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物质
-
据央视新闻,在今天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到目前为止,我国 5 条技术路线 14 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 3 条技术路线 5 个疫苗进入 Ⅲ 期临床试验
-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中国新冠病毒疫苗上市#数据显示,保护率为 79.34%,实现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负担性的统一
-
ARJ21 飞机采用 90 座全经济舱布局,共 18 排座椅,采用 “左二右三”座位布局。该机选用了最新的国产超薄型座椅,外观简洁,乘坐舒适,间距、后仰、宽度与东航现有单通道客机配置水平相当
-
免疫程序两针接种后,疫苗组接种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中和抗体阳转率为 99.52%,疫苗针对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的保护效力为 79.34%。
-
今年九月底的特斯拉 “电池日”上,Elon Musk 就曾许下承诺:除了无钴阳极和纯镍阴极等高能技术外,他们还会将电池变成车架,在提升车辆强度的同时帮助电动车减重 10%,而减重则意味着续航提升。
-
中核集团示范快堆工程 2 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中核集团如期实现 2 号机组 FCD 目标,开创了示范快堆工程双机组同步建设新局面
-
这项实验成果不仅实现了将 MDI-QKD 从光纤信道拓展到自由空间信道的突破,也开启了在自由空间信道中实现基于远距离量子干涉的更复杂的量子信息处理任务的可能。
-
好消息是,这家公司亏损幅度有所减小,2019 年收入达 2.66 亿英镑
-
韩国超导托卡马克高级研究(KSTAR)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超导聚变设备也被称为韩国人造太阳,其离子在超过 1 亿度(摄氏温度)下维持了 20 秒钟。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