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被迫终止对裂缝的寻找工作,因为空间站已经用完了空气储备。需要等待2月15日下一次补给之后再进行修复
-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正在打造测试储罐,借此回归星际飞船计划的基础项目,验证星际飞船火箭的设计和生产
-
1 月 15 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证实,由于其首次专门为第三方客户发射微型卫星的 “拼车”任务更改了时间表,导致其今年首次星链卫星发射被迫延迟
-
据财联社报道,近日,民营运载火箭公司星际荣耀顺利完成了双曲线二号着陆装置缓冲器的性能试验、振动试验和高低温试验,产品满足性能要求和力热环境条件,具备交付条件
-
一个距离地球 5.7 亿光年远的星系,大约每隔 114 天,就会像烟花一样发出闪光,这几乎像设定好的闹钟一样准时。
-
最新研究表明,通过重连磁场线,我们可从黑洞中提取能量。这听起来有一定的科幻色彩,但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就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预言——旋转的黑洞拥有大量可利用的能量。
-
通过采用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可实现生产过程精准感知、关键工序质量实时控制、制造全过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等功能
-
据外媒 cnet 报道,天文学家们在距离地球超过 130.3 亿光年的暗角发现了一个类星体,它的超大质量黑洞比其中心的太阳大 16 亿倍
-
蓝色起源完成了新谢泼德(New Shepard)火箭助推器和乘客舱的第十四次试飞。这次成功试飞的代号为 NS-14,本次试飞首次使用了一个新的助推器和一个经过升级的乘客舱。
-
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今日,国家天文台北京 - 亚利桑那巡天(BASS)团队和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国际合作项目团队联合发布了最新巨幅宇宙二维天图,为即将开始的新一代宇宙学红移巡天构建三维宇宙铺平了道路
-
“毅力号”火星车将搭载特别设计的 EDL 麦克风以及同位素核电池,
-
周三中午 12 点 30 分左右,SpaceX 星际飞船原型 SN9 第二次启动了猛禽发动机,随后又在下午 2 点 22 分、3 点 37 分两次启动发动机。所有这三次测试都非常短暂。
-
方舟投资周三提交的文件显示,其 “太空探索 ETF”将专注于那些 “引领、赋能或受益于地球表面以外的技术赋能产品和 / 或服务”的公司。
-
SpaceX 是在今年 1 月 4 日(距离发射日期仅 10 天)请求许可的。历史上,FCC 在短时间做出回应的几率几乎为零,更不用说批准请求了。然而,该机构经过短短四天就有条件地批准了 SpaceX 的请求
-
宇宙中恒星的数量一直是个未知数,上世纪 90 年代,科学家普遍认为宇宙中约有 2000 亿个恒星系,之后经过不断的探测,这一数字扩充到了两万亿左右。然而,最新的一份研究表明,宇宙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拥挤
-
最新科学模型分析,地球轨道有 1.28 亿个直径大于 1 毫米的太空碎片,而直径大于 10 厘米的太空碎片达到 3.4 万个
-
今日,NASA 官方发布公告,庆祝 “好奇号 (Curiosity)”火星车到达火星第 3000 天
-
天文学家一直在争议银河系的神秘气泡是近而小,还是远而大,目前最新 X 射线全天观测数据表明,银河系中心存在两个高温气泡,其上下延伸大约 5 万光年,比之前发现的费米气泡更大。
-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表示,其一项拟服务于重型运载火箭的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技术已取得关键攻关。
-
浩瀚的宇宙中有数不尽的星系,其中许多注定要走向消亡。然而,人类至今从未观察到过这种现象。不过,英国和法国科学家如今首次亲眼见证了遥远星系的消亡场景
-
美国宇航局 (NASA)正对其太空发射系统 (SLS)火箭进行初步试运转 (Green Run)热火测试,并计划最早将于 1 月 17 日发射这枚 “史上最强大”火箭
-
受恶劣天气影响,当地时间周一 SpaceX 公司一艘货运龙飞船错失首次成功从国际空间站自动脱离的机会
-
科学家们认为,谷神星将成为合适的人类栖息地,因为其上面富含氮,这种元素可能会帮助创造出类似地球的大气层
-
埃隆 · 马斯克的 Starlink 星链卫星宽带系统已经获得英国通信监管机构的用户终端许可证,开始进入英国市场
-
最新研究表明,日本 “隼鸟 2 号”飞船最近勘测 “龙宫(Ryugu)”小行星上的岩石时,发现其表面的岩石在聚集形成小行星之前,似乎已失去大部分水分。
-
未来宇航员如何从火星返回地球?最新研究显示,他们可以利用火星上的甲烷制造火箭燃料
-
据央视等, 2021 年 1 月 8 日下午,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大推力氢氧发动机顺利完成了型号可靠性试车,进一步验证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能力,这次试车完成为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执行空间站任务奠定了基础。
-
当地时间周四晚上,SpaceX 公司旗下一枚猎鹰 9 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成功发射升空,将一颗土耳其通讯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火箭一级助推器顺利返回地球
-
据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迎来了第 26 月昼,“玉兔二号”月球车于 1 月 7 日 10 时 29 分唤醒,着陆器于 1 月 8 日 03 时 13 分唤醒
-
2020 年早些时候,一支研究小组提出,我们应该先在火星传播地球微生物,以培育适合人类生存的气候,这一建议引起科学界的轰动。
加载更多...